• 當前位置:

    “茶油之都”換新顏——邵陽縣旅游扶貧創新紀實

    來源:新湖南 作者:曾昭平 編輯:王文潔 2019-01-02 10:47:56
    —分享—

    △金江湖。

    金江湖自駕車營地全景。

    △扶貧村舉辦鄉村旅游節。

    △“南方抗大”塘田戰時講學院。

     

    △油茶基地。

    △鄉村新景。

    (本版照片由邵陽縣旅游局提供)

    文/曾昭平

    群山莽莽,百川交錯。

    在衡邵丘陵盆地西南邊緣向山地的過渡地帶,邵陽縣坐落于此。境內夫夷水、赧水匯合于境內雙江口北上,檀江縱貫境東。獨特的地理環境,也為這片土地孕育了獨特的風韻。

    這里是中國油茶之都,也是藍印花布之鄉。

    但三年之前,這里曾是一片旅游荒蕪地——無一個景區景點、無一座星級酒店、無一處旅游公共服務設施。

    三年之后,這里重換新顏。2個3A景區、2個省級旅游購物中心、4個四星級農家樂、4條環湖環庫和登山游步道、5座游客服務中心、6個觀景亭、8個生態停車場、17座旅游廁所……翻天覆地的變化,讓邵陽縣以嶄新的面貌重新出現在世人面前。

    變化的背后,是邵陽縣旅游扶貧的堅定推進,是全域旅游的全面落實。筆者將在本文為讀者呈現其波瀾壯闊的發展歷程。

    找準定位,茶游引爆鄉村旅游

    旅游發展,策劃先行。

    “不能盲目上項目,得找準自己的定位,策劃差異性。”邵陽縣委書記蔣偉說,“看到全省旅游遍地開花,我也很著急,但最終還是要夯實基礎,有目的的發展。”

    邵陽縣既是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也是云貴高原的“雨景區”,氣候溫和,雨量充沛,生長季長。礦物質含量豐富的紅壤,讓這里格外適合油茶生長,是中國最適宜種植油茶的特定區域之一,素有三湘“天然油庫”美譽。

    “一年栽種,百年受益”。當地人也對油茶樹情有獨鐘,幾乎家家戶戶都栽植油茶樹,已有2500多年的歷史。2018年,邵陽縣新造油茶林36萬余畝,全縣油茶林總面積達68.7萬畝。

    “茶油是我們邵陽縣的獨特印記,已經深入到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我們要做‘中國第一茶游目的地’。”蔣偉說,“要讓茶油的美味、童年的趣味、城市的品味、生活的韻味、人生的回味在邵陽縣這片大地上得到充分的體驗,讓這里成為一個有滋味的地方。”

    按照這個思路,邵陽縣完成全域旅游總體規劃大綱編制,提出 “一核四帶”總體發展框架,即以中國油茶文化旅游一體化為核,規劃以油茶產業為主發展森林康養度假游,以“南方抗大”為魂發展紅色革命勵志游,以蒙學故里車萬育為韻打造詩詞之鄉研學游,以資水河流為源發展“四水”沿岸生態休閑鄉村游,突出鄉村旅游主攻方向。

    強化品牌,深挖特色旅游資源

    品牌是旅游發展的生命力。沒有眾多品牌旅游產品的支撐,發展旅游就沒有無源之水。為了更好地拓展邵陽縣的旅游品牌,邵陽縣委副書記、縣長袁玉華帶頭上陣,督促全縣旅游建設按照省委、省政府和省旅發委(現省文化和旅游廳)發布的相關標準實施。

    “3年來,我們已經榮獲了6個重要品牌認證。”袁玉華介紹,金江湖和塘田戰時講學院成功創建成3A景區,下花橋非遺藝術特色小鎮成為繼邵東廉橋之后的邵陽市唯一的第二個全國性特色小鎮,五峰鋪鎮獲“湖南省第三批美麗鄉鎮”稱號,弄子村被評為全省“美麗鄉村”,梅子院生態農莊和老屋塘山水農莊被評為四星級農莊。

    品牌創建是一個長期的過程。經過三年的沉淀,邵陽的眾多旅游項目已陸續建設完成,正在積極申報。目前,該縣已著手濟公巖3A景區的申報,完成了伏溪山水田園、錢氏夢里水鄉度假農莊2個鄉村四星級農家樂的申報,藍印花布生產基地、油茶小鎮博覽園2個省級旅游購物中心的申報。

    此外,邵陽縣還有一批旅游項目即將上馬,展開招商。岐山村農業莊園、馨怡園花海項目、塘田市經典文化古鎮、萬畝油茶基地、元安嶺知青茶園影視基地項目5個旅游項目已完成包裝,納入了邵陽縣招商指南實施推介招商。金江湖運動旅游度假區已列入省財政項目庫。

    積極營銷,“茶油之都”引發關注

    “既要引進來,也要走出去。”對于旅游營銷,袁玉華十分重視。在他看來,把邵陽縣旅游盤活,要積極地舉辦有影響力的活動,更要主動去外地推介邵陽縣特色。

    3年來,邵陽縣舉辦了豐富多彩的旅游節會活動,如邵陽縣首屆河伯嶺鄉村旅游扶貧油茶花節、“秀美夫夷”旅游攝影大賽、“大家拍”手機攝影賽、“中國茶油之都”全國攝影大賽、五峰鋪元宵扎故事、下花橋非遺藝術節、塘田市端午賽龍舟、金稱市“四會”鬧端午、中國油茶產業互聯網博覽會等,吸引了大批游客前來游玩。

    圍繞“中國茶油之都、中國藍印花布之鄉”兩張名片,邵陽縣還先后組織旅游企業去各地參展。“四八姑娘節”、市5·19旅游日、中國農產品博覽會,全省第二屆旅博會、全省電商展銷會、中國旅游博覽會……眾多的節會參展,也為邵陽縣收獲了許多榮譽。其中,絲瓜鞋墊產品獲得了省第二屆旅博會三等獎,藍印花布打入了法國奢侈品高端市場,河伯嶺高山紅茶、情糖、河伯嶺臘肉、黃亭市茶油炸豆腐、刀巴豆、綠豆粑美食讓前來參觀的游客流連忘返。

    旅游提質,

    多個3A景區將陸續創建

    “旅游是一種休閑體驗。要發展旅游,基礎設施一定要得跟上。”袁玉華強調,“我們資金有限,只能花在刀刃上。”

    通過逐村走訪調研,從山水自然資源、人文社會環境等方面,當地旅游部門摸清了12個重點村旅游資源稟賦,對旅游基礎設施建設進行了清晰規劃。

    金江湖景區是邵陽縣的首個3A景區,為了更好地提升景區旅游體驗,當地政府在新建村、枇杷村實施游客接待中心、停車場、旅游廁所、景觀亭、露營地、標識標牌及其他旅游基礎設施提升工程。

    康養是邵陽縣旅游發展的重要方向之一,河伯嶺森林是核心,輻射周邊鄉鎮,共同發力康養旅游。為此,周邊的永興村建設了映山紅游步道,五皇村開發濟公巖景區,同時配套建設了游客接待中心、停車場等基礎設施。

    邵陽縣有豐富的紅色旅游資源,被譽為“南方抗大”的塘田戰時講學院就是在這里創辦,是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近年來,圍繞這一核心景區,當地政府修建了旅游廁所、停車場及村牌樓等,提升景區品質。

    扶貧創新,

    數萬貧困村民持續受益

    “旅游扶貧歸根到底是產業扶貧,只有為當地村民開源造活水,才能真正幫助他們脫貧致富。”蔣偉介紹,今年以來,通過“景區帶村、企業+農戶、大戶帶農戶”等方式幫扶,當地村民收入大幅增長。

    受益于河伯嶺森林康養基地的快速發展,河伯鄉五皇村開發了濟公巖溶洞景區,投入700萬元完成洞內景觀和游步道、停車場、洞外游步道建設,正在進行游客服務中心建設、洞外游園改造,2018年該村旅游發展興起,收入增長迅速。

    除了景區帶村,引進公司合作發展旅游也取得成效。在五豐鋪新田村,弄子三農公司已投入1.5億元,建設田園綜合體和特色民宿。通過當地招工,貧困戶用工925人次,80人正式就業,共獲得了515.3萬元收入。

    此外,旅游商品的發展,也為當地帶來眾多脫貧機會。邵陽縣6家旅游商品大戶,采取“基地+農戶”的辦法,幫助近千名建檔立卡貧困戶脫貧。其中,河伯鄉易老頭臘味幫助406人增收81萬元,成為“全市脫貧攻堅優秀人物”。塘渡口鎮老大娘刀巴豆幫助512人增收200萬元。

    來源:新湖南

    作者:曾昭平

    編輯:王文潔

    閱讀下一篇

    返回紅網首頁 返回邵陽縣新聞網首頁
    中文无码在线电影_亚洲精品一本中文字幕_亚洲аv在线观看_亚洲中文字幕久久无码